|

无灌溉管件防护造林技术

“人类踏着大步前进,在这走过的地方留下一片荒野”——《土地和文明》/ V.G.卡特,T.戴尔

6月17日是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图片来源:搜狐网)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也是对自然的掠夺史和对环境的破坏史,我们肆无忌惮地向自然索取,而如今,像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口、黄河流域等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再不进行荒漠化治理,人类也许将会亲手毁灭自己的根!我国荒漠化的形势也十分严峻,是世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给我国经济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国家和无数科研人员都在为我国荒漠化的治理而奋斗,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我国科技人员发明的新技术——无灌溉管件防护造林技术。

无灌溉管件防护梭梭幼苗造林技术的应用
(图片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在我国,西北是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而这里,却又有许多沙漠植物忍耐着干旱、碱性土壤、巨大的温差等艰难的环境扎根在此,其中梭梭就是最为常见的沙漠植物,是我国固沙造林面积最大的植物,也是在荒漠生态治理和恢复方面运用最为广泛的植物,但是随着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加剧和啮齿动物的泛滥,梭梭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差,这位守护荒漠的“英雄”需要我们的帮助。

荒漠中的梭梭树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梭梭面积近年来大幅萎缩,其幼苗极易受到高温的影响,会严重损害其生存能力和健康程度,科研人员在反复研究实践后摸索出了无灌溉管件防护梭梭幼苗荒漠造林技术,这项技术就是把PVC管埋在沙土中,再把梭梭幼苗栽种到管中央,小小的PVC管就充当了梭梭幼苗的保护伞,防止它因为高温而被烫死,也可以保证温度不至于过低,同时还会有蓄水的作用,老鼠也不会轻易地吃掉梭梭幼苗了,可谓一举多得。

无灌溉管件防护梭梭幼苗造林技术的应用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相比于梭梭林天然的自我恢复,人工恢复明显目标更明确、对于自然恢复的效率更高且更有保障,在许多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生态系统已经丧失了自我调节功能,不得不依靠人工介入的手段进行荒漠化治理。然而,采用灌溉方法恢复林地时,水、人、成本都是制约因素,难以大面积推广;而采用一般的无灌溉的造林技术时,又有幼苗存活率低、生长缓慢等问题,限制了荒漠化的治理,而管件防护技术可以完美地化解这一系列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防治荒漠化中种植成功的梭梭林
(图片来源:搜狐网)
随着国家和民众的重视,荒漠化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地改善,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会被研发出来,它们也许看似简单,但包含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尊重科技、尊重生态!